本文目录一览:
- 1、留学新加坡的利弊
- 2、留学中介常见的坑人陷阱
- 3、新加坡留学大误区
- 4、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
- 5、新加坡留学是个坑
- 6、新加坡留学,别被忽悠了
留学新加坡的利弊
新加坡社会治安良好。国民的素质高,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所以家长让孩子到新加坡去都很放心。加上新加坡离中国也近,来回比较方便。签证成功率高。赴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留学签证的审批程序比较简单、快捷。
同时可以担保配偶和子女获得绿卡,无条件担保父母及岳父母定居新加坡,并给予多次往返签证。拿到绿卡后很容易到其他国家留学、工作和生活。持新加坡绿卡可任意出入全球100多个国家。
新加坡的生活水平较高,吃住行等方面的开销相对较大。同时,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可能面临适应困难,社交圈有限,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思乡情结。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来说,承担这些经济压力可能是一个困难。
新加坡留学优势新加坡环境优美、治安稳定、交通便利、77%的华人、华族文化与生活习惯,将使中国留学生倍感温暖。
其实,正是因为新加坡官方语言是英语,才使中国学生能获尽快的适应新加坡的国际化并最终获得国际认可的文凭。凡事总是利弊相依的,但就总体而言,对于以上新加坡留学的好处与坏处,利是大于弊的。
留学中介常见的坑人陷阱
1、套路四是某些国家留学申请操作起来麻烦,利润低,就给学生和家长“洗脑”说这个国家不好,并直接推荐其他国家。
2、经国家正式批准登记的留学中介机构,要向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存入 5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备用金,用于其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
3、承诺保录 碰到那种跟你说保录的中介,千万一个字都别信,很多宝子都受不了这样的诱惑,实际上就是大大的骗局。
4、中介其实可以不收钱,因为英国的学校都会付钱给中介。
新加坡留学大误区
1、误区一:一定可以进公立院校 这是我们对新加坡留学最大的误区,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由于新加坡公立院校不多,只有3所大学,4所理工学院,14所工艺教育学院,2所高级中学和14所初级学院。
2、第四个误区:私立学校不如公立学校。新加坡因为拥有双语教育优势,在本国公立教育优质发展的同时,也拥有诸多来自国际知名大学与本地的私校。中国的高中学生直接申请进入公立大学的门槛很高,除非自身条件相当出色,成绩特别优秀。
3、语言差不能留学 新加坡高校授课选择的是英语,申请者入学会需要提交自己的语言成绩,但是这并不是硬性要求,因为学校就会为学生提供语言课程,如果不达标,可以先读语言。
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
新加坡留学的弊端包括:高昂的生活费用。新加坡是一个高消费城市,在新加坡生活所需的费用比许多其他亚洲国家高出许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留学生可能会面临财政压力。语言障碍。
因为新加坡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高等教育,而且新加坡国人很多,竞争激烈,毕业之后留下来的概率不高,还是得回国,但具体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千万不要送孩子去新加坡上学的原因 首先,年龄小的孩子,要考虑父母是否能为孩子陪读。其次,年龄大的没有家长在身边陪读的情况下,要考虑孩子自身是否能适应留学生活。
缺点:现实不如想象,反差较大。现在中国大多数人对新加坡的印象非常好,如环境优美如画、国民素质良好、中英文通用等。但现实总与想象有段距离,所以许多中国学生到了新加坡后就感觉非常失望了。
新加坡政府工作语言是英语,全民英语素质好,加上77%以中文为母语的华人,形成特殊的双语环境,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其容易适应的语言环境。
新加坡留学是个坑
1、国外大学录取存在差别。有些留学生已经获得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或“有条件录取通知书*,但是孩子很难通过语言关,学习语言占据了在国外的大部分时间,也多花了不少资金。
2、家条件不是太好就千万别听别人忽悠。关于留学途径,更是不要听别人忽悠。公立学校免费?听说新加坡公立学校能免百分之八十学费:你听说的这个叫做TG,通常都没有80%这么高的比例,能免60%就已经很多了。
3、因为新加坡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高等教育,而且新加坡国人很多,竞争激烈,毕业之后留下来的概率不高,还是得回国,但具体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新加坡留学,别被忽悠了
家条件不是太好就千万别听别人忽悠。关于留学途径,更是不要听别人忽悠。公立学校免费?听说新加坡公立学校能免百分之八十学费:你听说的这个叫做TG,通常都没有80%这么高的比例,能免60%就已经很多了。
国外大学录取存在差别。有些留学生已经获得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或“有条件录取通知书*,但是孩子很难通过语言关,学习语言占据了在国外的大部分时间,也多花了不少资金。
在新加坡,最容易触犯的法律是乱扔垃圾,要知道在新加坡当地,这是被认为极不礼貌的做法,会被处以1000新元的罚款,同时还有可能在劳动法令下受罚,这一点留学生们一定要牢记,这不仅是新加坡法律的严格规定,也是个人素质有修养的直接表现哦。
最好不要转专业 赴新加坡留学尽量不要转专业。如果本专业与要转换专业互通性不大,基本上要从头读起,这就相当于一名高中生赴新读本科,2年或3年的大专就白读了。所以,一般来说,转专业非常吃亏,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