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比例法速解行测行程问题?
A.25米 B.30米 C.35米 D.40米【答案】B。
正反比的应用环境对于行测考试中的三量问题(基本公式由三个量组成,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效率×时间、利润=定价×利润率、溶质=溶液×浓度、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正反比例就是一个基本的考点。
速度一定:路程比等于时间比的正比例;路程一定:速度比等于时间比的反比例。图解法,如:①循文画图 行船问题,水流方向对于分析题意有重要影响。选择竖直方向作图比水平方向作图更能形象地体现运动过程。
解析:第一次提速前后速度比4:5,则时间比为5:4,差了一份,相差12分钟,则原速走完全程需要1小时,即60分钟。
2018国考行测难题讲解:多劳力合作问题
1、所以,首先要充分把握住多劳力合作问题的特征,为我们接下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打下很好基础。多劳力合作问题的原则 每个人都要去做自己所擅长的工作。
2、多劳力合作问题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去做自己所擅长的工作。因为我们最终是要达到工作量最多或者时间最少这个核心目标,所以每个人的合理分工就很关键,所以我们要找到每个人各自所擅长项。多劳力合作的核心:判断出相对擅长项。
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多劳力合作”题:解题原则 每个人都要去做自己所擅长的工作。因为最终是要达到工作量最多或者时间最少这个核心目标,所以每个人的合理分工就很关键,要找到每个人各自所擅长项。
4、普通多劳力合作的解题思路 多劳力合作的问题需要怎样解决呢?以上题为例。第一步,找到李师傅和张师傅分别完成甲乙工程的效率。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1、(一)指示词提示法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文段中带有指示作用的词语或短语,如但”、“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等等,它们对理解词、短语或句子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2、通过关联项突破关联项往往是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入手或多维度信息。由此信息入手,对多个有关联性的句子进行推导,得到对应关系。
3、行程问题是反映物体匀速运动的应用题。行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三个物体的运动。
4、通过对往年面试题目的整理发现,国考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工作关系处理、突发事件处理、规划事件处理、政府认知和职业认知这5大类题目。
5、综合分析类试题所涉能力主要表现为综合分析能力,该能力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申论考试主要考查的一种能力。